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】浓情端午·巧做香囊——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端午节香囊DIY制作大赛线上作品展
五月五、迎端午,做香囊、情谊浓。端午佩香,是自古以来的端午习俗。装入香草,取其芬芳,佩戴于身,可避邪驱瘟,抵抗毒虫侵扰,寄愿接下来的一年都平安顺遂。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端午节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,丰富我院学子校园文化生活,我院于5月23日至6月1日组织开展“浓情端午·巧做香囊”——端午节香囊DIY制作大赛。经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学院评委组的认真评选,最终评出一等奖两名,二等奖三名,三等奖五名。
下面,让我们一睹获奖作品风采吧!
【一等奖】
作者姓名:黄慧妮 2018级装帧插图一班
作品名称:《“虎头虎脑”粽意浓浓》
创作说明:
香囊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小巧可爱,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。本作品不同于传统香囊,其运用毛线结合钩织手法,将今年虎年虎头的形象与端午节粽子的造型搭配在一起,创作出虎年限定的端午香囊,在不失实用性的同时还具备装饰性。
作者姓名:李永琳 2020级美术史论一班
作品名称:《聚》
创作说明:
此香囊是根据粽子的外形来制作的,使用毛线,运用钩针编织而成,制作简单,香囊里面装入了艾叶,自古端午挂艾叶,具有驱虫的作用。起名“聚”是因为它是由一根根毛线编织而成,也就是由一根根线聚成,同时也希望端午节能与家人朋友一起过节。
【二等奖】
作者姓名:陈欢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吉祥如意》
创作说明:
以废纸、毛线、超轻黏土为基础材料。由红黄两色线缠绕而成的香包,热闹庄重衬托出欢乐的节日氛围,小巧玲珑精致可观。掺和着、丁香、山艾、甘草、雄黄粉等中药粉,香气扑鼻而来。
作者姓名:孙笑然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锦绣山河》
创作说明:
两千多年来,端午节的形式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化,这个节日更多集中在屈原身上,在蓬勃的夏季,大自然丝丝缕缕的气息时刻提醒人们:保护生命、敬畏自然。以祖国山河为蓝本进行,进行香包绣制,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缘,人与物的缘,人与家国的缘。
作者姓名:邓蕾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紫米玫瑰粽香包》
创作说明:
运用超轻粘土制作的紫米玫瑰粽子式的香包,想将温暖和美好赠予你。
【三等奖】
作者姓名:覃春婷 2019级水彩二班
作品名称:《母亲的粽子》
创作说明:
作品采用仿绿叶和练字纸制作,分别代表了母亲和我制作的粽子,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。
作者姓名:王芯宇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绿意吉祥》
创作说明:
使用卡纸作为骨架,外包毛线,珠子作为材料。由绿色和黄色缠绕而成的香包,颜色搭配和谐,与端午米粽相呼应,体现节日气氛。
作者姓名:李锡乐 2019级美术史论二班
作品名称:《青云衣兮白霓裳》
创作说明:
端午佩香囊,是传承至今的古老民俗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写道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初秋兰以为佩。”中国人佩香于身,承载着礼与情,也祈愿着安康,还象征着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,流芳千右。此香囊是我用手边材料亲手缝制的彩线、口罩(棉)。发绳、棉花、迷迭香;形状模仿粽子。第一次制作香囊,经验不足也没有条件和时间准备用料,只把我对屈原高洁傲岸的节操之敬爱寄存在这只如冰如兰的香囊上。作品名称则来自于屈原《九歌·东君》浪漫洒脱的诗句:“青云衣兮白霓裳,举长矢兮射天狼”。
作者姓名:肖倩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浓浓绿意情香包》
创作说明:
用超轻粘土制作了一个符合主题的香包。
作者姓名:连小迪 2020级研究生班
作品名称:《软软糯糯南瓜包》
创作说明:
今天早上吃了一个南瓜包,突出奇想,用轻黏土做了一个香包。
仲夏良辰 端午浓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