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美丽心灵】拒绝emo,关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,从“心”出发
疫情卷土重来,面对开学返校后持续的校园封闭管理,你是不是偶尔也会出现担忧、焦虑、害怕等负面情绪?这都是很正常的。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同时,我们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,做好“心理防疫”。毕竟,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“心理口罩”。在此学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心理健康防护小妙招,希望能帮助你学会科学调适,管理不良情绪,积极主动求助,提高心理免疫力,建立心理安全网,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。
一、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
接纳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心身应激反应,如:紧张、焦虑、害怕,心跳加快、食欲不振和睡眠质量差等症状。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,例如有规律的冥想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身心疲惫、焦躁的困扰。冥想之所以能将人从痛苦中释放出来,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扩展意识的广度,让自己回到“婴儿”般的状态,开放自己身体感知,如触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视觉与当下发生链接,充分放松身心状态,减轻对当下疫情期间心身应激反应的排斥,尤其是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的焦虑情绪,降低自我耗能。
二、学会自我舒缓
1.—呼吸放松法—
在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环境里,有意识地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。做腹式深呼吸再加上自我暗示,吸气时体会身体充满了能量,呼气时暗示把体内很多烦恼、杂质排出体外。暂时的身体放松也有利于心理减负。
2.—转移注意力—
生活中,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如果将自己不快的情绪发泄到家人或朋友身上,会影响家庭或同学的和睦关系。当出现不良情绪时,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,如练习书法打球、上网、听舒缓的音乐、画画、弹奏乐器等,从而使心中的烦恼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这些有情趣的活动得到宣泄。
3.—专注于艺术创作—
专注于音乐和绘画创作是一种高雅的享受,可以疗愈心灵。例如当自己感到悲伤、情绪不佳时,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听舒缓的音乐,能让我们获得审美体验,还记录和表达着情感,当我们陷入无法言说的情绪困境时,用艺术创作与自己对话就变成一件非常温暖的事。因为当下心境与艺术作品的情绪是一样的,有共情的作用,有被理解和被安抚的效果。艺术作为介质是有效的教育和疗愈手段,可以让积极情绪慢慢的调动起来。
4.—尽量有序生活—
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,调节自己的饮食,适量的进行运动,有序的进行学习。规律的生活一方面有利于身心健康,另一方面可以带给人一种掌控感。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非常重要,适当地休息,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。合理安排饮食,多喝水,保证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,将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。
三、学会情绪管理
在面对疫情的过程中,情绪管理相当重要,为此,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:
1.做好自身防控。具体就是听安排,戴口罩,勤洗手,多喝水。做好自我防护,不让自己成为威胁,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。最基础的看似非常寻常,非常简单,却一定是最关键最要紧的,好比会刹车才会开车。
2.树立信心。信心是一种主观感受,是典型的心理现象,信心比黄金还重要,这段时候有关疫情信息,多看官方渠道信息,不信谣不传谣,也可以多看看钟南山、张文宏等专业大咖报道与建议。
3.积极参与活动。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情,我们安心用积极心态,做自己喜欢的能做的事情就好,顺利度过这段隔离时间,一起战胜疫情,这也是合格大学生的表现。
世界是建构出来的,改变自己就改变了世界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,全面抗击新冠疫情。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制度,非必要不外出,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:佩戴口罩、洗手通风、减少流动、减少聚集、科学就医、拒传谣言等。要相信充分享受“春暖花开”的季节正如期而至!
四、寻求专业帮助
如果你发现上述方法并没有很好的使你的情绪得到缓解,一定要及时向班主任老师、学院辅导员和心理中心老师寻求专业帮助,缓解焦虑情绪,做到理性平和,积极应对疫情。
电话预约、微信公众号是获取帮助的有效途径。要坚信,你永远不是孤单一人面对所有,我们终将迎来胜利!
位置: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思湖校区F栋学生公寓一楼
预约电话:0771-3391974
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众号: